【落实“三高四新”“一极六区” 推进“三区三地”幸福汝城建设】湘赣区域合作让汝城更“火热”
2021-11-23 18:31:02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汝城县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何慧 | 作者:马晓丽 李志 胡建波         

今年以来,汝城县把推进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作为落实省委“三高四新”、市委“一极六区”战略目标的重要抓手,主动谋划,积极参与,协力推进区域合作,开辟出一条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。

汝城县融媒体中心 邓晨宇:湘赣区域合作战略部署以来,汝城县借助革命老区的红色资源,蓄势打造全国红色传承示范区、绿色发展示范区,乡村振兴示范区,老区县焕发出新活力。

冬日暖阳下,沙洲景区格外温暖。一批来自资兴的学生团队来到沙洲,聆听长征故事,感悟革命艰辛。这里已成为红色教育的生动课堂。

所有的同学,通过这次红色研学,能够更深层次地理解我们革命先烈的英勇和付出,将来我们一定要成为国之栋梁。

为更好地深入挖掘湘赣边红色文化内涵,汝城县与江西井冈山、赣州、崇义、上犹等市县开展对接,积极推进湘赣边区域合作。沙洲红色景区、湘南起义汝城会议旧址、长征国家文化公园、红军突破第二道封锁线青石寨景点等纳入湘赣边红色旅游品牌,并与湘赣边区23个县市区签订了红色教育培训框架协议,共同打造互联互通的湘赣边红色旅游环线。

红色沙洲旅游景区副总经理 王南玉:我们将“红色旅游+长征文化”理念融入全域旅游发展,新增了沙洲-井冈山、上堡-沙洲等精品红色旅游线路,形成红色旅游区域合作,沙洲红色旅游也带动了江西市场热度上涨。

截至11月中旬,红色景区接待游客量133.8万人次。湘赣区域合作带来的旅游效应与日俱增。

汝城县融媒体中心 邓晨宇:随着红色旅游升温的还有绿色优质农产品。这里是位于沙洲村的“湘赣红”区域公用品牌展示中心,共展出汝城县已获得授权的8家企业的16个农特产品,这些产品已经全部更换了“湘赣红”品牌包装。得益于“湘赣红”这个品牌体系,目前已带动销售汝城优特农产品200余万元。

“红配绿”的双重底色,让地处湘赣边区的汝城更加生机蓬勃。汝城县繁华食品有限公司是汝城县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,主要生产加工和销售“湘汝”牌小米辣系列产品。在加入“湘赣红”品牌体系后,企业销售额实现翻倍增长,增加农民收入过亿元。

汝城县繁华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朱树清:前几年每年只能做个一两千万,通过这个品牌以后,湘赣红这个品牌以后,一下子增加到三四千万,这就是给我们带来一个无形的广告,给老百姓增加了更好的一个销售体验。

为相应匹配产能,该公司已着手谋划新的辣椒生产布局。占地百亩的新厂房正在建设中。

眼下正是小黄姜的收获季。新近投入使用的汝城小黄姜冷链集散中心,连续半个多月,每天都有20吨左右的新姜入库。这个贮藏能力达7500吨的冷库,是周边地区小黄姜仓储、保鲜冷藏、加工销售、冷链物流的集聚地,带动了湘赣边区特色产业的发展。

汝城县农业农村局党组副书记、副局长 廖功强:湘赣红品牌建设,提升了汝城农产品的知名度,提升了农产品的核心竞争力,合作前景应该是会进一步广阔。

今年以来,汝城县实施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项目50个,已完成年度投资计划80%以上的项目22个,竣工项目6个,共计投资133.52亿元。

汝城县委副书记、县委统战部部长 侯峥辉:我们汝城县作为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域的主攻手,我们将抓住机遇,趁势而上,以更加开放合作的姿态,力争在产业发展上取得新突破,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上取得新成果,在乡村振兴示范中做出我们新引领。下一步我们将与兄弟县市区携手同行,抱团发展,合作共赢,共同开创湘赣边区域开放合作新画卷。


责编:何慧

来源:汝城县融媒体中心
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
热点
政务要闻
专栏
我要报料

  下载APP